知识付费行业,如今正陷入一场“同质化”的怪圈。很多课程内容如出一辙,用户的选择逐渐变得“麻木”,审美疲劳成为常态。而想要在知识付费领域突出重围,就需时刻要让自己的内容保持特色。
那么如何才能打造真正属于自己的特色内容呢?别担心,今天咱们就来聊聊,如何挖掘各行业的特色内容,打造高转化的课程,让自己的知识付费之路更加畅行。
一、知识付费行业的同质化困境和破局方向
知识付费行业的现状就是,课程内容“你有我有全都有”。比如写作课,满屏都是“教你写出爆款文章”,可点进去一看,讲的都是些很浅层的“干货”,缺乏针对性和深度。用户学了一圈,发现还是解决不了自己写作中的实际问题,那这钱花的就不值。
要想破局,关键就在于是否在垂直领域深耕,打造差异化IP。就拿健身领域来说,别想着一股脑往“减肥塑形”这个大方向扎,你可以聚焦到“上班族的高效午间健身”,专门针对久坐办公室、时间碎片化的上班族,设计一套利用午休时间就能完成的简单健身动作课程。这样精准定位,一下子就和那些满大街的健身课拉开了差距。
再比如摄影领域,别光盯着“手机摄影入门”这种大众方向。如果你擅长拍风景,那就可以把课程定位为“小众风景地摄影攻略”,结合自己的实地拍摄经验,教大家如何在那些人迹罕至的小众景点拍出独一无二的风景大片。这样,你的课程就能吸引到那些追求个性、渴望探索小众美景的摄影爱好者。
总之,只有找到属于自己的那个独特切口,才能在知识付费领域中精准定位,找到属于自己的那片“蓝海”,让自己的课程成为用户的首选。
二、行业特色内容的挖掘方法
1、定位:找到你的行业切口
挖掘行业特色内容的第一步,是精准定位行业切口。这个切口,将会直指行业的细分领域。
如果用“痛点优先法”,就要想想你的目标用户在行业里最头疼的事是什么。比如,对于短视频运营从业者来说,他们可能最苦恼的是“如何提升用户活跃度”。那么你就可以围绕这个痛点,打造“提升用户活跃度的实战技巧”课程。
如果用“兴趣聚焦法”,就需要结合你的兴趣和专业优势,聚焦到某个特定方向。比如,你对美食行业感兴趣,而且擅长摄影,那就可以定位到“美食摄影技巧”,专门教大家怎么拍出诱人美食照。
2、内容:从“泛知识”到“专业解决方案”
找到切口后,接下来就是打磨内容。要从“泛知识”升级到“专业解决方案”。这就要求你要深入研究行业,把各种资源都用起来。
比如:浏览行业报告,去了解市场动态;研究专业的书籍内容,去获取理论支撑;采访行业大拿,以获取独家见解。通过把这些融入课程,提供有深度的内容。
还可以通过用户反馈,不断优化内容,加入案例分析、实战演练,让知识更实用。
3、形式:匹配行业特性引流方式
不同的行业特性适配不同的引流形式。
短视频引流课程一直很受欢迎。你可以制作一些生动有趣的短视频,展示你的课程亮点。比如,你是做美食摄影的,你可以拍一个短视频,展示如何用简单的道具和光线,拍出一张让人垂涎欲滴的美食照片。这种直观的方式很容易吸引用户的注意力。
直播引流课程也很有优势。你可以通过直播和用户实时互动,解答他们的疑问,建立信任关系。比如,你是一个法律知识付费的老师,你可以开一场直播,专门解答用户在工作生活中遇到的法律问题。用户在直播过程中感受到你的专业和热情,就更有可能购买你的课程。
私域引流课程则是通过建立自己的私域流量池,精准地向用户推送课程信息。你可以利用微信社群、公众号、圈子等工具,定期给用户分享一些免费的小知识或者学习资料,吸引他们关注你的课程。比如,一个做健身知识付费的老师,可以在自己的微信社群里每天分享一些简单的健身小动作,然后适时地推出自己的“上班族高效午间健身”课程,社群里的用户对这些内容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和信任,就更有可能购买。
三、长效运营:从课程到生态
如何挖掘各行业的特色内容?可以尝试通过延伸服务设计与行业社群运营为知识付费注入活力。
延伸服务设计是提升知识付费课程价值的重要手段。如果想得到好的效果,就表示你不仅需要关注核心课程内容,还要考虑设计与课程内容紧密相关的延伸服务,为学员构建完整的学习生态,满足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多元需求。
行业社群运营则是维系用户关系的重要策略。好的社群氛围是可以增强用户粘性、促进知识共享的。社群活动的策划也是至关重要,需要确保用户持续参与和互动,可以定期组织线上活动、鼓励成员积极参与讨论和分享、对活跃用户给予奖励,从而激发用户的参与热情。
老师或者运营人员可以定期在社群内分享行业动态和精选文章,解答用户的疑问,分享成功案例,供成员学习和借鉴。同时还要注意及时了解用户需求和市场趋势,据此优化社群运营策略,以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。
其实,从用户视角来看,特色内容就是能够解决他们实际工作和生活中的问题,提升他们的专业能力和竞争力,满足他们的学习需求和兴趣爱好的内容。真的想要创作拥有特色内容的课程也没有想象的那么难。
当课程能直击用户的痛点与兴趣点,知识付费自然能实现从同质化竞争中突围,迎来属于自己的高光时刻,为用户的成长持续助力。